返回首页
首页 > 校园生活 > 班级文化
心理健康教育——21.6
2021-11-14 14:19:38  作者:

一、班会时间:20211114

二、活动地点:2021级六班教室

三、活动主题:《心理健康教育》

四、活动对象:20216班全班同学

五、班会目的:了解心理知识,拨开心理迷雾;预防心理疾病,提高心理素质;培养健全人格,促进身心健康。

六、具体内容: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,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,维护心理健康增强心理适应能力,养成良好行为习惯。育性、启智、强能、激力、健心、导行。

七、讲述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。

   1、智力正常:智力正常是生活、学习、工作的基本条件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的基本保证

   2、有足够充沛的精力: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压力,不至于过分紧张。

   3、心情开朗:情绪乐观,心胸豁达,情绪稳定,热爱生活对学习不视为负担,而视为乐趣

   4、与人为善:和同学和睦相处,乐于交往,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,尊重、信任。不产生嫉妒、憎恨。

   5、应变能力强: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

   6、控制能力好:没有不良行为,不良习惯和嗜好

   7、学习态度端正:学习时注意力集中,休息时善于放松,睡眠好

   8、人格完整:行为举止符合一贯的行为模式,有稳定兴趣。

八、分析现状及原因。

  1、适应问题:很多同学才刚刚开始住校生活,失去了家庭的照顾和保护。很多事情需要自己亲力亲为,独立生活相对困难。

  2、情感问题:同学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,主观需求增多,学校和社会不能完全满足过多的欲望和需求,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,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并带来不愉快的情绪。

  3、学习问题:有的同学学习刻苦态度端正,可学习效率低下,长期受挫使学习自信心丧失。

  4、行为和人格偏离:如破坏行为、攻击行为、懒散、对抗行为等;及自我意识偏差、自我中心、自卑心理、嫉妒心理。

九:学生如何坚持心理健康?

通过比较来培养自我意识,但不要把它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。扩展生活领域,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,展示自己的才能。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和错误。随时调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。

十:班会总结

这次的班会,让学生可以用正确的方式认识自我,有效地解决挫折,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,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;对心理有困扰的学生,实行有效的心理疏导,提升其心理健康程度。同学们也将继续刻苦学习,并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,为自己的学业交一份优秀的答卷。

十一:班主任总结:

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,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,帮助同学们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压力、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。使同学们更有效、积极地适应社会、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,是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,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。



返回PC版网站
  • 学校简介
    学校简介
  • 招生简章
    招生简章
  • 在线报名
    在线报名
  • 电话咨询
    电话咨询
返回首页